【南京日报】南邮画院迎春书画作品展
12月25日,“校园·家园——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走进南京社区迎春书画作品展”在全国首家民办社区文化艺术中心——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南京邮电大学画院成立于2013年12月,是由该校艺术造诣较深的教师和社会知名书画艺术家组成的艺术研究机构。画院聘请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画家高云担任院长,南邮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王平任执行院长。本次展览共展出南邮画院画家作品3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和书法等,较
【江苏教育报】南邮画院作品展走进南京社区
【江苏公共频道新闻空间站】校园•家园——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走进社区迎春书画作品展在宁新海燕策略研究办
【中国江苏网】南邮大画展走进南京社区
王平 《飘动的云》(合作)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获第二届“徐悲鸿奖”全国中国画展金奖开幕式现场,艺术家云集展厅内外,人头攒动今天,“校园·家园——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走进南京社区迎春书画作品展”在全国首家民办社区文化艺术中心—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画家作品30余件,画种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和书法等,中国画则包含了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并且有工笔、有写意,较全面呈现
【江苏教育新闻网】南京邮电大学画展进社区(图)
12月25日上午,“校园·家园——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走进南京社区迎春书画作品展”,在全国首家民办社区美术馆——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画家作品30余件,画种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和书法等。南京邮电大学画院成立一年时间,依托该校文化艺术中心和传媒与艺术学院,是集教学、科研、创作、培训、展览、交流于一体的艺术创作与研究团体。画院聘请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画家高云担任院长,聘请向守志、喻继高、陈履生、阮荣春、吴为山、范扬、周京新、孙晓云、徐培晨、张广才、毕宝祥等老领导和著名艺术家担任名誉院长或艺术顾问,选聘庄道静、沈威峰、高建胜、程明震、郭子良、李金国等著名画家为画院首批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画院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为广大师生服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要让艺术贴近普通百姓。”王平教授说,“校园之外,社区和社会是我们更大的家园,是艺术的创作之源和价值所在。”画展现场,前来参观的一对老年夫妇正在欣赏南邮退休教师、画家张少武的画作。他俩对记者说:“ 我们在老年大学学习画画,张少武老师给我们上过课呢!”作者:张前
【江苏新闻网】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走进南京社区迎春书画作品展
12月25日,“校园•家园——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走进南京社区迎春书画作品展”,在全国首家民办社区文化艺术中心—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画家作品30余件,画种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和书法等,中国画则包含了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并且有工笔、有写意,较全面呈现了画院成立一年来的艺术创作面貌和成果。 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承宽教授、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原江苏省
【龙虎网】校园•家园——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走进社区迎春书画作品展
今天(12月25日)上午10点,“校园·家园——南京邮电大学画院走进南京社区迎春书画作品展”在全国首家民办社区文化艺术中心——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画家作品30余件,画种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和书法等,中国画则包含了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并且有工笔、有写意,较全面呈现了画院成立一年来的艺术创作面貌和成果。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等领导,以及鼓楼区白云
【新京报】代表建议养老金改革尽快落地
建议尽快推迟企业员工退休年龄,男性提至65岁,女性提至60岁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有委员建议尽快推迟企业员工退休年龄,以解决企业员工退休金的问题,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高到60岁。 “双轨制”应测算改革后退休金差距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23日作报告时说,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将被打破。养老金改
【江苏教育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赛南邮获奖颇丰
【世纪风采】南京邮电大学改革创新成果巡礼
【江苏教育新闻网】国家公祭“捐砖”江苏校园行在南邮收官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张前)12月11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活动最后一站来到南京邮电大学。《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全媒体互动产品“捐砖”自9月27日上线运行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在南邮活动现场,“公祭加砖”展位很醒目。50余名志愿者向过往师生发放“公祭加砖”宣传单。接到宣传单的同学在志愿者的介绍下,随即掏出手机,扫一下二维码,进入“国家公祭众志成城”网站首页后,点击“加砖”选项,现场添砖。校学生会副主席陈维钊同学对记者说,早在12月初,校学生会的微信就将“捐砖”植入其平台,方便同学们参与活动。今天的现场活动,更是扩大了传播效果。“珍爱和平、勿忘历史”的和平贴也成为现场的热销纪念品。 南邮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也同时新海燕策略研究行。在“众‘指’成城“活动区,一块红色的展板中间镶嵌一幅白色的中国地图,同学们将自己红色的拇指印填充在白色的中国地图上。不一会儿,白色地图上就印满了红色的拇指印。“这项活动,寓意中国的年轻人不忘国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校团委张建颖老师介绍说。理学院的朱晓艳同学在印上自己的拇指印后说,以前通过历史
【江南时报】“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完美收官 网友捐砖总数突破164万
学生现场扫描二维码参与活动南邮的学生现场戴徽标昨天,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活动最后一站,走入南京邮电大学。南邮的师生们现场纷纷体验《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全媒体互动产品,积极为虚拟城墙“捐砖”。他们的热情参与,为本次系列活动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而截至江南时报记者发稿时,连日来网友为虚拟城墙捐砖总数已经突破164万。昨天在南邮的活动现场,为公祭加砖
【新华日报】“捐砖”突破160万
“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南邮收官“捐砖”突破160万昨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最后一站来到南京邮电大学,师生们踊跃为“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虚拟捐砖。截至11日晚7时,公祭虚拟捐砖突破160万块已达1641122块。“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虚拟捐砖活动,是新华日报社为迎接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中国江苏网】“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走进南邮大 学子踊跃参与
两位男生在扫码“加砖”。南邮的学子们拿着宣传册“加砖”。本网记者给满族同学金印贴上“和平贴”。在横幅上,南邮学子签下自己的名字。同学们踊跃参加“众指成城”活动。今天中午,南京邮电大学校园内,数十名师生自发向路过的校友发放“公祭加砖”传单,他们拿出手机,注视着同一界面,扫一扫二维码,为“国家公祭众志成城”添砖加瓦。同学们热情参与其中,还互相为伙伴们郑重地贴上“勿忘历史,珍爱和平”的胸贴。《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全媒体互动产品“捐砖”自9月27日上线运行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截至今天,“加砖”活动已经走过9所知名高校,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响应。南京邮电大学,虽然是“加砖”的最后一站,同学们却十分给力。临近公祭,学生们还自发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活动,筑起心中的“万里长城”。 今天,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第九站走进南京邮电大学,向师生推广宣传《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全媒体互动“加砖”活动。南邮的同学们听完本网记者的介绍后,纷纷拿出手机现场“加砖”。虽然是中午饭点,展板后就是学校食堂,但很多同学顾不上吃饭,拿着传单向周围的同学们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