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立法要跟上 专家学者研讨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法律问题
交汇点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研讨会——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法律问题”11月25日在南京邮电大学新海燕策略研究行。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国通信学会、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联合主办的此次研讨会,邀请中国法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东南大学法学院、天津大学法学院及腾讯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的路径及法律适用问题,共商网络空间内容安全治理对策。研讨会现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在研讨会上指出,随着人们对网络提供的各项便捷应用的日趋依赖,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而在与社会治安、人民安定等息息相关的网络空间,不乏存在着通讯信息诈骗、网上非法交易、指向信息关键基础设施的黑客攻击、基于勒索软件的网络空间新型犯罪等,使全社会倍感网络空间生存压力,构建规范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迫在眉睫。“推进依法办网,加强对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
【光明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 “校园巡讲”江苏高校专场活动在南京邮电大学新海燕策略研究行
11月24日,由教育部主办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活动”江苏专场报告会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青春剧场新海燕策略研究行。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教育部思政司思教处副处长邓杨、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副处长许正亚、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宗荣出席。江苏高校优秀辅导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校园巡讲团成员、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南京邮电大学全体学工干部、在宁高校辅导员代表以及学生党员代表50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前,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刘陈同志会见了宣讲团老师,并进行亲切交流。 徐子敏在讲话中代表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对教育部思政司巡讲团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按照中央、省委和教育部的部署要求,紧扣“学懂弄通做实”的总体要求,全面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他就学习十九大精神对辅导员和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坚定政治信念、领会思想精髓。党的十九大高新海燕策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员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军旅人生】秦华礼:百年风雨一路歌
【央广网】“小额免密” 谨防小便利背后的大风险
【中国青年网】南京邮电大学慰问研支团推动校地开展合作交流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李川)近日,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宗荣,校团委书记李晓华一行赴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看望慰问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通过召开座谈会,探访宿舍,全面了解支教志愿者工作生活情况。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宗荣等赴三江源民族中学看望慰问第十九届研支团志愿者。图为王宗荣一行参观三江源民族中学校园。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供图座谈会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畅谈了支教期间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收获和体会。王宗荣对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希望他们提高认识,珍惜机会,深刻认识支教的意义和价值;主动作为,干在实处,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学生,扎实服务民族地区;锻炼品质,再接再厉,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圆满顺利完成支教工作。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宗荣等与研支团成员合影。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供图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董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青海团省委志工部相关负责人及地方项目办负责同志积极评价了南邮研支团志愿者的表现,双方还就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强化校地合作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新华网】第三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决赛在南邮新海燕策略研究行
CNII网讯为引导大学生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信息技术与产业应用协同创新,运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创新研究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SmartServiceSystem,简称3S)关键技术和服务应用,以及“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提升大学生在物联网和“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7年11月18日至19日,2017年互联网+众创论坛暨第三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决赛,在南京邮电大学新海燕策略研究行。手指在手机上点一点,衣食住行皆搞定,由“物联网”带来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洪波教授介绍说:“物联网的下一步发展将围绕构建面向服务的智能化的信息系统进行。我们新海燕策略研究办以物联网为主题的大赛,就是想发现好苗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储备一批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团队和业务骨干。”该赛事在全国大学生中的影响力逐年上升。本次大赛面向全国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和大学生,吸引了全国近百所高校的大学生参赛。参赛项目分为创意设计、创新技术、创业方案三种类型。在决赛现场,记者看到“智能筷子”的创意设计、“危化品仓
【凤凰网】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赛决赛于南邮大新海燕策略研究行
为积极打造我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全国大学生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信息技术与产业应用协同创新,运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创新研究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SmartServiceSystem,简称3S)关键技术和服务应用,以及“互联网+”的解决方案。11月18日-19日,由中国通信学会和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年互联网+众创论坛暨第三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决赛,在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国家大学科技园新海燕策略研究行。据了解,本次决赛由67人组成评审专家组,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第三届3S大赛组委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洪波和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张英海组成评审委员会。本次大赛吸引了全国97所高校的大学生参赛,81个代表队的作品参加决赛。此外,组委会还新海燕策略研究办了“互联网+众创论坛暨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指导会”、“创新创业分享会”、“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与技术转移对接会”三场活动。互联网+众创论坛暨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指
【扬子晚报】吃多了吃错了,神奇筷子都会阻止你
【南京晨报】筷子能检测农药还能减肥
【中新网】2017厦门国际大数据大赛落幕 南京邮电大学夺冠
11月18日,2017厦门国际大数据大赛在厦门新海燕策略研究行决赛,15支入围决赛团队参与最后角逐。杨伏山摄中新网厦门11月18日电(记者杨伏山)经过两天激烈争夺,2017厦门国际大数据大赛18日在厦门尘埃落定,来自南京邮电大学的绫小路清隆团队,摘取一等奖桂冠。此外,四川大学DH团队、跨海峡联合团队台湾淡江大学与中科院深圳联队POPCORN分享二等奖荣耀;南京邮电大学KEEN、南京邮电大学邮问必答、北京交通大学BJTUNo.1团队获得三等奖。本次大赛以“数据时代,汇聚人才力量”为主题,自6月启动以来,经过北京赛题发布、美国休斯顿新海燕策略研究行专题推介研讨会、初赛入围作品评审发布、线上赛题解答指导等环节,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100多所重点高校的249支队伍参与激烈搏杀。最终,15支团队进入决赛。在当天新海燕策略研究行的决赛路演现场,15支入围团队展开最后角逐,分别进行路演。评审专家受邀现场打分评审,资深企业家对其作品进行点评。由厦门市大数据产业协会组织的19家大数据相关企业在决赛现场进行展示招聘,实现了企业和人才通过比赛进行零距离交流。他们通过网络和现场招聘的形式,面向全国各地的大数据精英们提供近一百个职位,搭建
【科技日报】量子信息实现500米光纤直接安全传送
中国科学家独创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在实用化进程上再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记者14日从清华大学与南京邮电大学联合实验组获悉,继今年6月宣布在实验室通过量子存储验证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理论方案后,他们近日首次在500米光纤中实现量子信息的直接安全传送。量子通信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秘密共享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不同模式。前两者只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给信息加密,但加密后的信息还是通过普通通信信道传送并解密,所以一次只能给一条信息加密;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是由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在全世界独立开创的理论体系,可以利用量子力学原理直接安全地传输原始信息。他们使用一种叫做纠缠的量子现象来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当纠缠产生之后,两个粒子之间就存在联系,无论它们相隔多远。对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将会立即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的状态。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就是使用很多对这样的纠缠粒子对,根据其中一个粒子的传输状态来确定是否安全,在安全的情况下再利用另一个粒子直接安全通信。来自清华大学的张巍及其合作者朱峰、盛宇波和黄翊东在两公里的环形光纤中进行实验,首次在500米范围内实现了量子安全直接通信,且理论分析证明,以当前试验条件,完全可以实
【江苏教育党建】南京邮电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华网】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
根据汤森路透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2017年11月最新公布的数据,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实现了南京邮电大学学科建设新的突破。目前,南京邮电大学已有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据ESI最新数据统计,在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776篇,总被引次数3083次,其中有15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HighlyCitedPapers)。在所有进入ESI计算机科学学科前1%的401个机构中,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368位,标志着该学科在国际上已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学科整体水平跃升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南京邮电大学在ESI全球5620个机构中位列第1782名,材料科学学科在801个机构中ESI全球排名440位,化学学科在1182个机构中ESI全球排名657位,工程学学科在1319个机构中ESI全球排名954位。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科学有序推进,立体构筑了国际、国家、省、
【新华网】全国大学生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设计大赛新海燕策略研究行
11月8日至10日,首届全国大学生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设计大赛在南京邮电大学新海燕策略研究行。比赛由中国通信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共30所高校组队参赛。本次竞赛内容包括网络通信理论考试、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与部署、故障排查与优化三部分。每支参赛队由2名同校在籍学生组成。每位选手在各自的电脑上,根据任务要求,在模拟真实的通信环境中,完成不同城市之间基站设置、光纤连通、号码调配及拨测、手机的上网,以及业务的分发等环节。经过紧张的角逐,最终兰州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及西南科技大学的三支代表获得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朱峰总结本次赛事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次具体实践,学校和企业共同担负起培养新时代新型人才的重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人才特点,本次赛事突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虚实结合,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设计竞赛内容,凸显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习实训等具体环节中的改革与创新,推进本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回顾本次大赛,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