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糟糕!号被盗了!”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的藩篱,让沟通变得高效简单。随之而来的数据泄密、网络诈骗等安全事件频发,也让人们的烦心事多出了新的可能性。
然而,黑客们并没有笑到最后。当你点下“账号申诉”按钮的瞬间,有人正在你我看不见的地方,与黑客们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交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帽子”。交汇点记者发现,在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当中,“白帽子”的身影随处可见。对于这类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江苏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行动计划。
从南邮“白帽子”到国家安全局
西普杯”京津冀信息安全人才选拔挑战赛线上赛,周捷(中)和他的队友合影
1996年出生的周捷在南京邮电大学读大三。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白帽子少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大赛三等奖,江苏省信息安全技能竞赛学生组第一名,“西普杯”京津冀信息安全人才选拔挑战赛线上赛第一名……据周捷回忆,自己参加过的黑客攻防夺旗赛大大小小加起来已经超过七八十场,“经常被吊打,也一直在成长。”
大二那年,因为对信息安全怀抱的浓厚兴趣,周捷从别的专业转来这个充满“白帽子”的大家庭。“起先觉得信息安全有点神秘,但接触多了以后,了解到背后的原理,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会上瘾。”对于未来,周捷表示,他愿意把“白帽子”的使命坚持到底。“希望能从事安全研究方面的工作,比如对网站进行渗透检测其是否安全,或者是系统软件的漏洞挖掘。”
在南邮信息安全专业,像周捷这样的不在少数。这些“白帽子”们毕业以后都会去哪?根据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分团委对2016届学生的统计,除了升学深造和国防生之外,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大多都会从事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受聘于国家安全部门,进入地方公安局成为网警,供职专门的信息安全公司,以及担任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员等等。
计软学院副院长张伟告诉记者,现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数量已经无法满足政府、部队和其他行业部门的人才需求。“以前很多企业对信息安全不太重视,觉得它不能够创造利润。但你看去年,加密文件敲诈钱财的勒索软件成为了新兴的‘病毒之王’,国内外很多公司都损失惨重。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就如同整个社会安全的基石。对企业而言,光提高安全意识远远不够,还需要这些专业的安全人士、安全管理人员。所以现在也会有首席安全官这样的职位存在,正说明需求量是越来越大的。”
培养兴趣优先的“技术尖兵”
据交汇点记者了解,江苏目前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共有6家,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 、江苏大学。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江苏首批设置的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高校,南京邮电大学2007年被批准为全国十五所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安全)建设点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信息安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实验室
“信安专业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校也很重视它的发展。”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张伟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信息安全专业是国家的布控专业,高校不能自主设置,教育的人数也有量上面的要求。全国有上千所高校有计算机专业,而信息安全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只有大概100所学校才有,这个比例相对来说要小很多。如果放开招生,需求量一定会很大。我们一直没有快速地扩大规模也是因为考虑到教学质量上的问题。”
张伟表示,学校会尽可能地让有志于学习信息安全的学生接触到这个领域。“成绩拔尖的学生可以通过转专业的方法来到我们转业学习。此外,也可以通过校内的科协、各式各样的竞赛与信安打上交道。我们希望能培养出一批‘技术尖兵’,至于在哪些方面顶尖,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来。”
互联网人才培养 江苏准备这么做
2016年,中网办、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即将在今年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第二十条也明确表示:“国家支持企业和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教育与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促进网络安全人才交流”。
记者了解到,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等相关互联网人才未来的发展,江苏也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行动计划。根据去年10月发布的《江苏省“十三五”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江苏将被建成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互联网产业人才集聚区,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互联网人才培养、引进和融合服务体系,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交汇点记者 华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