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云南丽江傈僳族的彭慧玲是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傈僳族民风纯朴,喜爱唱歌,相信万物有灵,善待一切事物。来自这个民族的彭慧玲,也继承了当地纯良质朴的民风,凭着自己的亲和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幸运地成为本届青奥会一名通用类志愿者。
通用类志愿者主要在竞赛场馆承担非专业岗位职责、在指定的时间和岗位服务,需要志愿者能吃苦、做事高效率。彭慧玲说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吃苦,童年的生活经历和在外求学的磨练,使她成为了一个比别人更加独立的女孩。今年夏天,她和小伙伴们一定能为五台山体育场提供最好的志愿服务。
说起自己的家乡,彭慧玲流露出浓浓的乡愁。她告诉记者,父母是村寨里很开明的人,很早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所以小学毕业后,妈妈决定把她送到县城里的初中读书,那一年,她才12岁。“县城的那所中学在高海拔地区,天寒地冻,每天一个人住在出租屋,电话里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就大哭不止。后来,渐渐学会了克服黑夜与寒冷。”彭慧玲说,在父母的鼓励下,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习成绩也从班级倒数冲进前茅,并最终考到南京这座美丽的大城市来求学。
彭慧玲是本届青奥会唯一一名傈僳族志愿者。今年寒假,父母得知她成为青奥会志愿者之后,都为她感到骄傲,并且告诉她要做好服务,不能给中国人丢脸。“我觉得服务青奥会既能结识许多新朋友,锻炼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感受到为他人服务后内心的喜悦,这是一生的财富。”她还表示,青奥结束后,她要回一趟老家,和父母及村寨的族人一起分享青奥的美好回忆。
作者:施团轩 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