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利用好现有的新技术来改善邮政、快递服务的生产水平,也要高度重视更新的革命性技术对快递物流可能造成的颠覆。
南京邮电大学,这座曾隶属于邮电部治下,经历邮电分营抉择后,偏重电信的特色高校,近年来与“邮”越走越近。最新的动向有两点:一是南邮设立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已经正式招生授课;二是南邮正在积极争取和开展与邮政、快递有关的软科学项目。
然而,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领头人,全国人大代表、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南邮校长杨震代表对于行业的关切远不止于此。
杨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前李克强总理视察快递企业,赞快递是“黑马”,说明现在快递的增长速度惊人。他也常用快递,从个人体验来说,顺丰、圆通等公司总体服务很不错。“如果能扩大范围,‘走出去’,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的‘联邦快递’。”
杨震表示,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使得邮政的通信功能逐渐被替代和弱化。然而,谁也没想到网购井喷式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快递需求,这说明技术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既要利用好现有的新技术来改善邮政、快递服务的生产水平,也要高度重视更新的革命性技术对快递物流可能造成的颠覆。
杨震新海燕策略研究例说,利用RFID(标签识别)技术,一分钟可以准确无误地分拣100封甚至更多的信件,远超人工的效率和精准。“从长远来看高新技术是一种趋势。”
同时,他也提示说,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这类物品的传递,并不需要通过寄递,只需要A地发送物品的结构图,B地就可以“打印”出来。“这无疑会对于快递物流产生颠覆。”
有业内人士认为,快递物流和宽带网络是信息消费得以健康发展的两大支撑。今年,杨震带来了5份建议,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推进信息消费,夯实信息基础设施”。
他认为,信息消费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其先决条件是具有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然而在我国,这一设施还比较滞后。
近年来,国家邮政局在立法方面动作频频、成效显著,“快递条例”以及地方邮政业立法扩大覆盖工作进展得井井有条,更为全系统、全行业建设“法治邮政”树立了新目标。
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杨震每隔两个月就要来北京参加一次常委会会议,每次都与立法有关。他结合全国人大工作,对邮政业立法提出了三点指导意见,即系统性、完整性和操作性。
“要充分开展预置评估,使法律法规更加完善、更符合现状和未来发展。”杨震说。
作者: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