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联合主办2025年智慧城市运河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5-04-15 浏览次数: 28 文章来源: 物联网学院、科学技术处

  4月13日上午,2025年智慧城市运河研讨会在扬州召开。本次大会由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物联网学报》编委会联合主办,以“千年运河赋能未来,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聚焦智能网联、AI+物联网、新型显示等前沿领域,共商科技赋能城市治理、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携手擘画“扬州范式”的智慧蓝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教授和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委员朱洪波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张钦宇教授共同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教授,扬州市委常委、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利,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等嘉宾,以及扬州市及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物联网及信息通信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高校代表以及企业代表和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南邮联合主办2025年智慧城市运河研讨会

  叶美兰校长在致辞中期待以“运河精神”打破学科边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AI+物联网、新型显示技术的跨界融合,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让数据成为驱动城市治理的新动能。她说,希望与各位同仁一道,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生根上共同发力,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持与人才保障。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新海燕策略研究行了“物联网校企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扬州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现场签约了9个重点项目,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5G工厂、数字化管理等前沿领域。

物联网校企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院士专家特邀报告会环节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李赞教授、东南大学张在琛教授、南京大学曹汛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吴怡教授先后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讲席教授李烨,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方玉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丁志国,欧洲科学院院士、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张彦,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海,欧洲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承祥,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文生,复旦大学空间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高跃,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冷甦鹏,清华大学教授高飞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长乐,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姜静分别作题为《6G标准化动向及未来发展趋势》《面向绿色城市的脉冲神经网络》《善用移动技术,助力万物互联》《新型可重构天线系统:夹子天线的挑战与机遇》《泛在算力网络》《智能算力网络关键技术体系研究》《6G使能智慧城市网络规划》《城市群韧性智能规划决策与应用》《手机直连卫星网络的挑战与关键技术》《低空智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面向智慧城市的通感一体化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引领智慧交通》《基于AI智算的按需服务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旨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院士专家特邀报告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赞副校长、东南大学张在琛教授、南京大学曹汛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吴怡教授先后主持院士专家特邀报告会

  下午新海燕策略研究行了“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张钦宇教授主持交流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专委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朱洪波等12位咨询专家,以及来自扬州经开区管委会、扬州市工信局、经开区工信局和科技局负责人和优秀企业代表出席交流会。扬州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海涛教授详细解读了《扬州市经开区人才及招商政策》。天合光能、阿特斯太阳能、统信软件等经开区13家企业代表围绕企业成果、技术需求及未来布局等进行分享交流。与会专家就企业技术需求以及面临的难题进行指导。

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

  研讨会由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共同承办。


(撰稿:陈一祥 初审:赵海涛、宋福明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邮编:210003 锁金村校区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7号 邮编:210042

联系电话:(86)-25-85866888 传真:(86)-25-85866999 邮箱:njupt@njupt.edu.cn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419号 |苏ICP备11073489号-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